::Back::

X
Loading........
關於楊的自主,民主及其他 [Shoulder]

關於楊的自主,民主及其他

我一直認為,楊知道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我覺得楊的每個選擇都有他的理由,但是都不是單一的理由。其實,楊在思考中,常常會出現彼此矛盾的兩種想法。他自己一直都沒有從這種矛盾中解脫。這是矛盾,如果可以用被逼一句話帶過,我們對楊就不會有那麼深刻的感受了。楊不是不得已,那是他自主的選擇,雖然不見得正確。我覺得事實造成的影響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決定什麼事之前,如何預知?所以為什麼要從出發點去看,就是這樣。我始終不喜歡那種後見之明的歷史評論,總是想,如果說的人這麼聰明,那換你去做做看,說不定還更糟。
  人不是那麼單純的。而楊說的某些話,就是一個人在反擊時說出過激的言語是一樣的。如果以小說為準,當他說出最壞的民主也好過最好的專制。其實,那時他是懷疑自己所說的話。因為有人痛批他所深愛(並不見得完全相信)的理念,所以他反射性地做出反擊,就是這樣而已。

  我一直不贊成以動畫為主,然後去做一些批判。如果說楊都是被逼被迫,其實那是對他的一種侮辱。他一直都希望自主地作選擇。但認同一種價值觀,所以不喜歡對立的價值觀,我覺得是很正常的。實在不覺得楊有必要就接受他原本就比較否定的思想。一直認為其實楊是非常負責的,對自己的生命。所以許多事,他一定會仔細思考,會質疑自己。就算最後,以結果而論,他的決定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因為人不能預知未來。所以我覺得,他的心態並無可議之處。

  然後,關於民主。民主的複雜性,我覺得自己也不完全懂。例如巴利米恩戰役。難道要先投票一次才決定是否砲擊萊因哈特嗎?以什麼根據來說大多數人怎麼想?所謂的大多數人,只是作戰中的人、還是一般平民?當沒有根據時,只有遵從唯一有根據的東西,這樣是合理的吧!民主的精神在於法治,法治講求程序以及證據。如果只是相信大多數人這麼想,這只是願望、揣測。

  講到巴利米恩停火那時,說到民主並不荒謬。雖然我也認為,楊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海尼森的人民被砲口瞄準,還有他不確定殺死萊因哈特會導致怎樣的禍亂,而得到一個解脫的機會。但是,在這裡提到尊重民主並不好笑。這裡,尊重的是民主制度的精神。就算同盟亡國,這樣的理念也仍然可以存在,可以是人們的理想。一種就算亡國也希望能維繫下去的理想。民主精神,不見得要依附一個國家才能生存。理想,需要被尊重,才談得上存續。尤其在那樣愈是民主精神快要被侵蝕殆盡的狀況,某些堅持,更顯得必要。我打從心底覺得這很重要。所以我覺得能體會那樣的想法。我一直覺得,程序正義是民主的生命,如果說自己是相信民主的人,卻不管什麼法規、程序,那才真的是虛偽。如果楊那時破壞了這樣的精神,我可能會覺得他是個不一致的人。

  專制獨裁,也並不是指屬下的心目中的效忠對象。如果連這也要干涉,那就真的是獨裁。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思想家。所以,即使是民主,也是可能服膺某一個人或某些人的思想,但是不排拒其他的想法,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並不是說,因為服膺了楊的思想,就不能稱之為民主。民主是一種思想、是一種主義、也是一種制度。但是,不見得會同時存在。

  至於楊艦隊為什麼存在?如果說是為了什麼自由民主,那就真是一大誤會。因為存在了,所以要繼續存在。這只是人求生存、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一直都認為,後期楊的作為,與其說是為了什麼,倒不如說是因為無法接受什麼。至於人民要不要認可某些執著,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的自主權。革命家一定都不是孤獨的,否則還有什麼戲唱啊?我總覺得,很多人都忽視掉沒有聲音的大眾的心聲。如果八月政府能夠引起某些人共鳴,就表示,楊雖然是思想家,但是楊並不是特異獨行的一個人。祇是作為一個代表而已。我對銀英中提到萊因哈特進入海尼森後,一些中級官員消極反抗的事跡覺得很感動。我覺得,就是這樣。認同一種思想、一種制度,並不是因為是某個人也相信的緣故。只是正好,同樣相信這種思想比較好的這個人,同時有著我們所欣賞的一些優點。

  說楊是虛偽、不切,我都覺得是不了解才有的說法。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偽?一個人的心在搖擺,並不能因此說是虛偽。楊的心中不是只有單一的標準,所以他的決定都不是那麼明快的。但這其中,至少我讀不出什麼虛偽。楊是聰明到能夠做樣子讓別人不懷疑的地步的。但他沒有,相信與懷疑,通通顯露。

  對於楊的理念,我認為拿楊跟萊因哈特的對談來做例子是最不妥的。因為,楊那時是在為民主辯護。說了他自己也不見得確信如此的話。還有楊對先寇布說的一些話,也是同樣。他並不相信自己說的話。

  我始終都比較想批判萊因哈特。原因無他,就是他從來不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姑且不論那些為他的野心而死的官兵。就算是對於安妮羅傑、對於吉爾菲艾斯….都是如此。再者,我覺得為了侵略、以及為了抵抗而戰。基本上還是不同的。不認為因為都造成死亡,所以等同。層次上,還是侵略者比較可議。為什麼人要放棄自己的理念?我覺得楊沒有主動挑起戰爭,是相對上而言。我不認為,被征服侵略的人,就沒有反抗的權力。不認為主張尊重生命,就不可以有反抗的想法以及行動。

  想到其他….覺得批評楊的許多文,都會以慈善家的標準來看。但是,楊本身是用兵家。他雖然認知到生命的價值,但是並不是那種悲天憫人的人。如果是,他應該早就瘋了。但是,這不表示他就不會有一些感慨。如果這樣的感慨被認為是虛偽可笑,我覺得那是低估人的複雜性。

  我很想問,為什麼楊就一定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呢?為什麼他就一定要屈服於霸權?為什麼他就一定要放棄自己相信的理念?就為了他比較珍視他人的生命?就因為他會質疑自己?

  真實的世界也是如此。一個明快的人,縱使傷害很多人,也比較容易被包容。反之,一個被認為比較不會傷害別人的人,所受到的質疑標準,往往更高得多。

  我覺得經常有些文批評把楊神化,然而最把楊神化的就是這些文。他們言下之意,好像全同盟的人,只有楊有思考能力。但其實我覺得,楊只是被拉來作為一個象徵。那些人服膺那樣的思想,並非因為那是楊的思想。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