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芳树的死穴──「写情」

杨威利Jr

田中芳树的死穴──「写情」

杨威利Jr 1999 个人主页:田中芳树同好会(香港)

 

  田中芳树的名字虽未算无人不识,但一套长篇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出版後,便迅速赢得不少赞誉,田中芳树立即便成为台港两地科幻迷无人不晓的名字。擅长撰写幻想故事的他,未几便成为『架空历史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趣味性和思想性兼备,广为人所称道,自然顺利登上日本畅销作家之列。台港两地很快便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银英传拥护者』,除了在新闻组上充满著形形色色有关故事、人物的讨论之外,更有不少忠心的读者制作研究《银英传》及向其致敬的网页。(Well….我看也不需要举例吧……)这部作品亦先後出现了漫画、动画及电脑游戏等等各个不同的版本,足见《银英传》掀起了怎么样的一个热潮。

  但《银河英雄传说》与田中的其他作品,和其他科幻小说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写情不足(我看田中定是看得太多《三国演义》、《水浒传》了!)。有人评《银河英雄传说》这部作品为『太空版』或『未来版』的《三国演义》,这比喻可谓一矢中的。《银英传》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相似的地方,除了战争、智谋、算计外,还有一样就是缺乏比较细腻的感情描写。这不单只在《银英传》中看到,在田中的其他作品中也是有这毛病。这「情」并非单指爱情而已,还包括友情、亲情。当然,你会说也有莱因哈特与齐格飞二人的友情描写呀!但爱情这项是最不足的说法倒没法否定。

-------------------------------------------

  空口白话无人信,还是直接举例好了。先看《银英传》两大主角的感情生活。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婚姻是基於什么?浪漫的爱情?我看还是因为「那一夜」多一点吧!(不要问我点解)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关系是十分有问题的,与其说希尔德像莱因哈特的妻子,倒不如说吉尔菲艾斯更像!为何我这样说?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婚姻欠缺了男女间爱情的感情基础,在「那一夜」之前,莱因哈特只是视希尔德为部属而已,再高一点的评价也只是作为知性运动的对手而已,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男女间爱情的感觉,只是单纯一个女性的部属与朋友。「那一夜」之後,莱因哈特也是基於对道德的矜持而负起责任(奇怪…那一夜莱因哈特的心理状况该与受到伤害的小孩无异,为何会做出「那种事」来?奇怪…奇怪…),求婚是因为自觉不希望与不负责任的旧贵族同流合污,如果他们真有感情基础,希尔德又有否必要深思熟虑,直到发现有了身孕才答应莱因哈特的求婚?而且,二人在婚後的亲密程度,与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的亲密程度可差得远了,不单如此,甚至更及不上一般的夫妇关系。丈夫经常南征北讨,不常在家,回到家也没什么亲匿表现,连孩子出生也不在家,超越「举案整眉」的夫妇礼让,我真的不觉这是正常的夫妇关系。可能你会说莱因哈特日理万机,没法兼顾家庭。你说得对,但我不是想说莱因哈特薄幸,而是想指出田中对情感描写的儿戏,无写出一个有血肉的莱因哈特来。

  说完莱因哈特,再说杨。他求婚时也自觉自己像用军阶压人,这是田中芳树对自己的讽刺?试代入自己去想像,已工作的用工作去想像,在学的便用学生去想像,三年来你也爱慕一个女同事(或同学),她也爱慕著你,但你俩却从未表达过自己的心意。在某天你要离职(或毕业),你不是走去向那女孩示爱,而是求婚!!那是多么震撼!就算那女孩也爱慕著你,你这样一句「请嫁给我!」,难道不会吓走了人家!!是求婚啊!不是示爱!你不认为这是太胡来了吗?二人没试过约会、拍拖,甚至连对方的心意也没确定过便求婚,太胡来了!不是说杨胡来,是说田中!!是因为设定了在帝国征服了同盟後,杨便退役结婚吧,当快写到那时便快刀斩乱麻把二人撮合,真的当读者傻的吗?不要说菲列特利加了,我第一次看时也吓一跳,更不用说当事人了。

  整套《银英传》中最正常的该是米达麦亚与吉尔菲艾斯各自的恋爱吧!米达麦亚有健全的(不要怪我用这字眼)的家庭,吉尔菲艾斯心中的圣殿也住著永恒的女神,还好没给田中弄得怪形怪相。吉尔菲艾斯与安妮罗杰的爱情故事是我看过田中的作品中最好、最浪漫的了,是因为悲剧美?还是因为什么也没写?如果是後者便太悲哀了…至於米达麦亚,我看也是「简单便是美」,他与艾芳瑟琳的爱情故事数页纸便写完了,还未来的及弄坏这剧情便收笔了,总算还可以给读者较好的印象。但这种轻轻带过的笔法,也不又引证了田中写情能力不足的说法吗?

  就算是全书感情生活最丰富的先寇布、波布兰和罗严塔尔,他们的情史也只是轻轻带过。先寇布与卡琳的母亲罗莎琳.冯.克罗歇尔,罗严塔尔与立典拉德的侄女爱尔芙莉德.冯.克劳希,田中对这二对「情侣」的关系描述,除了摇头苦笑外,我实在不知怎去形容。而波布兰更是完全没有任何爱情故事(有性无爱?)!连感情生活最丰富的三大渔色家的感情描写也是如此,更遑论鲁兹、缪拉、克斯拉、卡介伦等人的了。

  全书写得最好的爱情故事,我看该是尤里安与卡琳了。总算是有八、九册的时间去「蕴酿」呀!由一面之缘、擦身而过的关系,发展成情侣,总算是有点说服力。「量」来说是全书最好的了,但以「质」来说,也不能说好。可惜这一对和杨与菲列特利加这对一样,也是在故事最尾时急急撮合,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呀!

  说过《银英传》,再说《创龙传》。龙堂始与鸟羽茉莉的关系也是可笑之极。显而易见的,《创龙传》是著眼於对现实的讽刺多於对角色的描写。始与茉莉是全套作品的惟一一对情侣,我看光是这一点,田中芳树看到这标题也没话反驳吧!始与茉莉的关系美其名是「未过门的夫妻」,但我把十本书翻了又翻,连半句情话和半点亲匿表现也看不到,这像未婚夫妻么?我看田中芳树倒是用「行动」去证明这「关系」了。我看也没什么表姊妹会到表兄弟的家里煮饭、洗衣、打扫,更没有表姊妹会跟随胡闹的表兄弟一起去绑架首相、抢劫装甲车、偷渡出入别国、破坏他人产业吧!倒是这一点可以证明始与茉莉「亲密」的「未过门夫妻」关系了。

  说完《创龙传》,再说《亚尔斯兰战记》。《亚尔斯兰战记》已经好多了,里面的角色变化比以上说过的作品多得多,角色性格,尤其在情感方面,较之《银英传》与《创龙传》有更多也更细致的描写。虽说多是多了情感的描写,但似乎还是没有发展出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男女之情来。不如数一数《亚尔斯兰战记》里有多少对「情侣」。达龙与绢之国的美女、那尔撒斯与亚尔佛莉德、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亚尔斯兰与艾丝特尔、查迪与舞姬派莉沙、法兰吉斯与魔道士古尔干的兄长伊格里拉斯等等。在「量」方面比不上《银英传》是因为角色数目的问题,在「比率」上《亚尔斯兰战记》未必少得过《银英传》,但在「质」方面却一定胜过。虽说是胜过,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相逢了後,二人没有久别重逢的激情,也没有细水长流的温馨,席尔梅斯将公主安置在安全地方後便继续他「男子的大业」,把背後支持的情人忘记了。直到一切已成定局,亚尔斯兰登基後,席尔梅斯才带著伊莉娜离去,田中彷佛将伊莉娜公主当成「安慰奖」,让席尔梅斯还未至於四大皆空而已,我想这样的剧情不能算是正常吧。而在第二部,亦即第一部的三年後,当席尔梅斯再出场时,田中再一次将公主轻轻的带过,以外人的口中叙述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的婚姻,以及伊莉娜的死,用这样的方式来带过一个角色,难怪会被人叫作「皆杀的田中」了。虽然如此,但我想《亚尔斯兰战记》在写情方面总比《银英传》好得多了。

  再说说《风翔万里》。书中主角花木兰与贺廷玉的感情虽然也写得颇儿戏(但亚视那套好像更儿戏…),但也未算完全失败。书中早段还是集中描述军、政、历史等事,描述主角的感情也只是集中於友情(因为花木兰是女扮男装,如写爱情便像写同性恋了。我不是歧视同性恋,但这样写便在结局真相大白时产生犯驳了),直到描述花木兰潜入皇宫时与贺廷玉的巧遇,才正式开始爱情线的描写。虽说也是儿戏,但读起来还未至於突兀,而且也符合了古典小说中男女主角遇上的模式,也能见到田中尝试营造浪漫的苦心(月夜、断钗、定情等等),所以说也还可算是合格的了。

----------------------------------------------------

  说完爱情,说说友情。《银英传》写情写得最成功的是友情,现在尝试在这里探讨。《银英传》最有名的友谊当然是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与及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这二对友人,但这二对友人的关系笔者已另文探讨(详见《迥异的朋友关系》一文),故这次尝试探讨《银英传》中其他的友谊。

  《银英传》中另一对有名的友人便是波布兰与高尼夫。这二人可说能用活宝来形容,有波布兰便有欢笑,但如加上高尼夫便是爆笑了。(这对简直就是栋笃笑双打,遗憾是波里斯出场时高尼夫已战死,否则便是须根Show了.)二人虽说常互相讽刺,但这非出於对对方的憎恶(要够资格被波布兰所厌恶可是颇难呢!起码要有先寇布或特留尼西特的程度),而是基於对等的友谊关系,双方能了解交心。他俩可是休伯利安四大击坠王的幸存者,在这种在刀口边生活的日子,是更需要能够呼吸合拍的战友,对双方而言,对方是比其他战友更重要的。当高尼夫战死时,波布兰所表现出来的激情,比较之罗严塔尔死时米达麦亚的低泣,又是另一种对朋友的追思,也是对战友、竞争者的一种追念。我个人认为,田中对这段友情的描述,绝不比之前说过的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或是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的友情逊色,也令读者能回味。

  再说说杨、卡介伦与亚典波罗三人(终於有机会说了…)。比之於前述的三段友情,这段建筑於学长学弟关系的友谊,虽没有被读者遗忘,但并非写得太好。较之於田中对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的描写,这段友谊写得较平凡,究其因,一来是这段友谊本身并非突出不凡,二来田中也没对其刻意加以著墨。三人在工作以外的聚首,田中并没有如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的描写来得多;而田中对三人心态的描写,尤其在杨身上,并没有构筑一个让友谊发芽的空间,而只是集中在其军政、历史等事上,并没有如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般,在其友谊上加以强调。印象中,三人同聚吃酒的描写,可说少之又少,而单是杨与卡介伦,或是杨与亚典波罗倒是多一点。但那又如何?他们的聚首,并没有如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般有交心的描写,话题还是围绕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事情上,就算不是,田中也没有刻意著墨於其友谊来加以强调,一样也只是轻轻带过。我虽如是说,但我还是对这段友谊有相当的好感。这是在於其平凡。平凡得犹如我们自身的友谊一样,不激昂,也没有风风雨雨。

  说过《银英传》,再说《亚尔斯兰战记》。我要说的不是达龙和那尔撒斯,而是亚尔斯兰和耶拉姆。田中芳树倒是颇喜欢这种皇帝与下属的从属式友谊,在《银英传》後便再次在《亚尔斯兰战记》中出现(何谓从属式友谊和其特色,笔者已在《迥异的朋友关系》一文中详述,在此便加以略过)。到底,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的命运,是否会与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有一样的悲剧结果呢?当然,这其实完全要看田中想怎样写了,因为始终故事也未完,但我们不妨尝试稍为猜测。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与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的友谊最不同的地方,很明显的在於「上位者意识」的不同。亚尔斯兰与莱因哈特在某程度上是相似的,在影响性格构成的童年时代,二人也是在民间长大,而且也不大得到父母爱。但莱因哈特与亚尔斯兰不同的是,亚尔斯兰在童年时代是在平凡的环境成长的,失去父母爱是在入宫之後;而莱因哈特则在安妮罗杰被召入宫前已经失去了父母爱,只可以在安妮罗杰身上代用的母爱。这是否构成性格不同的关键呢?也许是,而且明显有影响。奇夫就是对此有疑问,才会问亚尔斯兰是否童年时是在宫外长大。而更重要的,是亚尔斯兰没有莱因哈特那种不寻常的天才,也许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相信,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会相当坚固的,因为亚尔斯兰没有莱因哈特那种居於上位的自觉,而耶拉姆虽然没有吉尔菲艾斯那种程度的下位意识,但却不会有以下犯上的心理,我想这友谊会长久一点吧!而这段友谊是否塑造得成功,我想类似的桥段要循环再用,是否成功,便要由读者自己比较了。

--------------------------------------------------------

  说完友情,说说亲情。要说亲情,又岂能不提龙堂四兄弟?田中芳树作品中最强调亲属关系的当然是《创龙传》的龙堂兄弟。「兄友弟恭」似乎不能用来形容他们,但这可是有血肉感得多了。互相讥讽,仿佛是兄弟间必有的事,而这只分别於有否恶意。龙堂兄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兄弟,有万事自有看法的长兄,也有令人溺爱的么弟,这方面,田中芳树绝对成功。但其他的又如何呢?鸟羽家,就算是鸟羽茉理,也没法真正融入,这倒较像表姐妹多於亲姐妹。而鸟羽茉理也是如此,姑父母鸟羽夫妇和祖父龙堂司更不在话下了。这说明了什么?《创龙传》对田中芳树而言,是完全的「文以载道」。《创龙传》的主题是什么?别弄错了,不是龙王的「历险之旅」,而是对日本,以及整个世界的讽刺。对田中芳树而言,角色的关系和冲突根本是副产品,这又怎能要求他做出一个环环相扣的人物世界?

  而《银英传》又如何?以亲属为关系的人是有的,但不多,写得好的更不多。有那些角色是有亲属关系,而又令人深刻记忆的呢?莱因哈特姊弟?希尔德父女?卡介伦家?还是先寇布家?我看还是杨家深刻一点。杨家又是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的例子,但并不代表其中没有亲情的存在。杨威利的死,对杨家另外二人的震撼和冲击,还有他们的表现,也可以反映到田中试图制造一个「没有血缘关系」,而又关系密切的家庭。杨死後尤里安的激动、尤里安不断在杨死後对杨的回忆、还有尤里安到费沙上任前杨的态度,凡此种种,也是田中写亲情的例子。那是否成功?在《银英传》的世界已经足够,以田中一贯的风格来说,也已算突出。问题是,其他呢?在田中的作品世界,亲情仍是稀有题材,这完全在《银英传》的世界中便可证。《银英传》其中一样最有名的,便是人物数众多。而作品随著人物数目增多,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便愈加千丝万缕。但竟然以亲属为关系的人物竟是屈指可数,这是否代表了田中是轻忽了亲情一环?不论是忘记还是刻意放弃,结果也只是轻松带过,这又是否再次引证了田中写情不足的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亚尔斯兰战记》的国王、皇后与王子,还有《风翔万里》的花弧父女,其实还有其他例子,但篇幅已太长,在此不作详述了。当然,在其他的例子中也有好的、差的,但我想这些例子已经足够。

-------------------------------------------------------

  综合而论,说田中芳树不写情,不完全是,但写得不够细腻却是事实。这是因为「情」是包含广泛的,并非单纯的友情,也包括爱情、亲情等的。田中芳树可以说忽略了角色在爱情、亲情等的感情生活,只在友情上有相当份量的描述。《银英传》其中一样最有名的,便是人物数目众多。而作品随著人物数目增多,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便愈加千丝万缕。但这种关系只围绕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关系上,以情感来联系的关系不多,而且亦以友情为多。构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田中芳树实在被《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侠义式小说所薰陶得太深。这种侠义式小说的风格,不正是强调侠士、朋友义气,动辄干戈,轻忽情爱吗?明显田中并没打算在爱情、亲情等上为角色增添色彩,在军、政等事情上,已经扣了一重又一重的环扣,田中显然不想(还是不能?)再为此下功夫。而我们也知道自己不是在看琼瑶小说,但以一个如此多产的作家而言,读者是期望能有更佳的作品(当然,还要不脱期…),这只是一种「爱之深,恨之切」的感情。

 後记:这篇文愈写便愈後悔,你们能想像写这篇文的难度吗?如果题目是:《田中芳树的强项──写情》,那样该会易写得多啦。你们能想像找论据去证明的难度吗?如果是说田中写情细腻(如果真的话),整本书也会是例子。而现在的情况是田中芳树不懂写情,找极也找不到论据去证明,因为田中芳树根本就不写情!你们也看到的,这篇文很多的例子也是草草带过,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没得写啊!总不能每一次也用「田中芳树完全没写」来作论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