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英传中的中国情结

White Whisper

《银英传》中的中国情结

White Whisper

读过《银英传》的人都知道,通观整部《银英传》,不但出场的人物姓名皆为西式(杨威利大约是唯一的例外了),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形态以及民俗习惯,均与西方社会相吻合,特别是银河帝国,俨然与中世纪欧洲封建君主制国家相似。然而,即便如此,在这厚重的西式外套下,掩饰不住的是田中本人浓重的中国情结,一种东方化的、特别是中国化的文化心态。

既然是说文化心态,那我们就且不提田中先生在其作品中显露出的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而看一看其笔下英雄的人格形态吧。

相信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不会否认,杨威利这一人物应该是田中本人心声的最佳代言人。他不像莱因哈特那般,对现实愤怒不满时便立志将其推翻,将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样的积极进取。即使身为"奇迹的杨",杨威利仍然是悠然的保持自己的步调,将赫赫声名丝毫不放在心上;面对腐朽的国家与败德的政客,杨威利虽然愤怒,但为了自身所坚持的民主主义,他自始至终都拒绝由个人取代民主;在他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退役";他个人最大的愿望,是身为历史的旁观者,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静静地凝视并记载下历史的变迁。这使杨威利这个形象,区别于《银英传》中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独一无二的出现在读者面前。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杨威利与其他人物之间产生如此巨大的落差呢?

长久以来,中西文化间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社会认为人类应与自然斗争,成为自然的主宰,而中国却主张与自然和平共处,讲究"天人合一";西方的人们在面对现实不满时,往往奋起抗争,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势,而中国尚有"退隐"一路可走;西方哲学家思考的是"To be , or not to be , that is a question",是关于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中国的文人们却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西方的--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在对现实感到痛苦失望时,最后多是疯狂或者自杀,中国的人们则或大隐或小隐,纷纷走向了终南山。

这或许源于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以儒家的入世为官、兼济天下的主张与道家清净无为、修身养性的思想为主,使中国式的文化心态得以形成。它相较西方明显的更为灵活,主张在力所及范围内实践自己的理论,而当现实令人失望时,则更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发现,杨威利这个人物,正是此中国特有人格的最好体现,也是田中本人这种文化心态的形于外层。也正因为这一点,使杨与其他几乎全部都是具备着西方人格心态的人物之间划下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在这里再稍微提一下田中的另一部作品--《阿尔斯兰战记》,相信各位可以看出,其中的那尔撒斯一角更可说是将中国式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

处治世则为良臣,于乱世则修其身(不过以杨的勤勉度来看,身处治世恐怕只会令他更有理由退休就是了……),田中先生在笔下人物身上寄托的,不正是其本人那深厚的东方式、中国式的情结么?